今年以來,馬頭熱電公司將改革的利刃對準企業高質量發展途中的重重梗阻,破障礙、拆藩籬、激發創新活力,緊盯戰新產業發展目標,破局而立、向新而生、擴綠而行、提質而上,在追求卓越的進程中奮力開創嶄新局面。
改革賦能 新能源破繭

該公司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,將戰新產業發展作為檢驗改革成效的關鍵環節,堅持一把手帶頭抓發展,建立健全發展專項激勵機制,建立全員激勵機制和項目負責人機制,明確發展要求、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,研判形勢、壓實責任,全面梳理新能源、新業態項目,分析項目優缺點和政策落實情況,細化分工、責任到人,定期督導、隨時協調,突出正向激勵,加快推進資源轉化落地。新能源前期工作人員自我加壓,不斷總結規律性,摸清底數,掌握風光資源情況、發展空間,理清重點區域和區域重點項目,掌握入庫和出庫情況,深入研究合作可能性,把握專項分片包干、量化節點,跑出了項目加速度。
該公司積極探索新能源與傳統能源的融合發展,利用閑置空間打造綠色能源新樣板。8月31日,該公司廠區分布式光伏成功實現全容量并網。該項目建成后,能夠有效降低廠用電率并助力企業綠色轉型發展。
強基固本 筑安全堡壘
該公司不斷探索安全生產監督體系和保障體系如何更加有效運作,健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雙重預防機制,聚焦“小切口”,將各項安全措施壓實到班組、落實到現場,編制“學習型班組定級考評評價標準”,推行班組文化樣板間建設,將安全生產違章零積分作為硬性標準,大幅提升班組反違章意識。通過便攜式移動無線攝像設備和區域固定監控裝置,對作業現場進行“全方位、全覆蓋、全過程”動態實時監控,并打造“安全技能體驗室”,內容涵蓋VR實景體驗等八個功能模塊,實現了通過模擬真實參與及體驗生產作業安全風險,增強作業人員實際感受;建設事故展示、急救防護操作培訓、安全資料閱覽和安全宣誓“四位一體”的安全教育警示室,定期開展全方位實戰演練,持續多年開展“親情囑托、家企共建”職工家屬進企業活動。

管理提升 創新驅動發展
該公司對管理體系進行了全方位、深層次的優化,全面推進精益化生產,通過強化現場質量管控,實現設備可靠性和文明衛生雙提升。成立由企業領導為組長、青年技術骨干為核心的10號機組DCS+DEH系統升級的改造小組,改造共計更換55面機柜,邏輯涉及33個控制站,上百張畫面的修改,項目從謀劃到實施都由小組成員分工組織完成,包括項目謀劃、可行性研究、方案論證編制、技術安全措施確定等多個環節。項目實施近兩個月的時間,該公司將科技創新、技術創新充分貫穿其中,切實提高了機組運行的安全可靠性。
該公司加大科技創新資金投入力度,全力攻克生產技術難題,以創新為強勁引擎驅動發展,申報科技項目結轉項目1項,新開項目6項。同時,注重內部管理機制的革新,激發職工的積極性與創造力,打破部門壁壘,構建以項目為導向、靈活高效的矩陣式創新創效團隊管理模式。掛牌“創新工作室”,建立健全保障機制,積極開展相關課題研究,完成發明專利受理4項,授權1項、實用新型專利受理4項,授權7項。多項創新成果在生產實際中得到應用,職工科技論文“三次風布置特點對水冷壁結焦的影響分析”在維普網收錄。在河北省第二屆職工技術創新成果評選中,該公司《一種基于歷史回歸分析的脫硝自動調節系統》獲創新成果一等獎,職工趙建偉獲“工人發明家”稱號。
以愛筑“家” 聚力企業活力
在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征程中,唯有緊緊抓住人心,方能駕馭變革之舟破浪前行。

該公司聚焦職工急難愁盼問題,歷時4個半月完成職工食堂搬遷工作,徹底解決幾十載職工橫穿馬路就餐的安全問題,極大改善了廣大職工的就餐環境和就餐體驗;將舊餐廳改造成職工活動中心,每月開展至少一次大型文體活動;優化以往體檢“套餐”模式,改為“點餐式”針對性體檢項目,撐起職工健康“保護傘”。
該公司在傳承與創新的交織中不斷尋求突破,連續27年開展“每月一星”評選、連續16年舉辦“班組風采大賽”、連續六屆舉辦師徒對抗賽,一批批優秀人才和各類型先進脫穎而出,匯聚起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蓬勃力量。2024年,該公司獲評“河北省和諧勞動關系單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