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經營利潤持續穩步增長的背后,是我們對‘成本領先’戰略的極致落地。”在企業分布式光伏板陣列前,大唐呼和浩特鋁電公司黨委書記韓國宏坦言,“從‘煤電鋁’到‘綠電鋁’的轉型,不是單一環節的改造,而是能源體系、管理模式、技術創新的全鏈條重構。”他指著位于遠處與藍天交映的光伏矩陣補充道:“光伏板不只是發電單元,更是我們構建‘多能互補智慧能源體系’的關鍵拼圖。”
2025年上半年,大唐呼和浩特鋁電公司(以下簡稱“大唐呼鋁電”)錨定“成本領先”戰略,在綠色轉型與創新增效上協同發力,利稅金額超億元,工業產值穩步增長,為地方經濟注入強勁動能。
綠電消納:智慧能源體系支撐低碳轉型
熠熠生輝的61萬塊光伏板,如今已成為大唐呼鋁電綠色轉型的標志性符號。該公司成功構建“綠電+火電”協同調峰的智慧能源供給體系,實現“白天光伏主導、夜間火電支撐、外購電靈活補充”。通過對2臺300MW火電機組進行靈活性改造,并應用源荷互動智能調度系統,實現電解槽電流與光伏功率的動態匹配,加速向“綠電鋁”轉型。
“這套體系的核心在于智能化調度,讓生產用電實時匹配綠電波動。”該公司生產環保部主任菅鎖軍強調。
技術升級同步實現光伏系統與安全儀表系統(SIS)的5G專網聯動,構建數字化能源管理網絡。上半年集中式光伏發電量同比凈增2億千瓦時,綠電占比大幅提升,在保障周邊居民供熱和工業供汽的同時加速低碳轉型。

(程海濤攝)
降本增效:全鏈條精細化管理創實效
在供應鏈環節,該企業創新采用“長協+市場”動態調運與氧化鋁、陽極炭塊“多輪競價”采購模式,“僅競價采購就節約費用近3000萬元。”該公司副總經理張愛軍說。
該實踐獲評電力行業供應鏈創新一級典型。庫存管理推行“活水池”模式,將關鍵物資庫存精準控制在7—10天經濟區間,庫存金額顯著壓降。生產端通過設備缺陷“零容忍”管理使消缺率達99.87% ,電解槽大修節能技術降低新啟槽爐底壓降20mV。
市場端構建“鋁液為主、鋁錠為輔”彈性銷售體系,鋁液銷量同比增加8700噸。“通過價格聯動機制把握溢價窗口,短單銷售顯著提升產品溢價能力。”該公司副總經理高志軍補充。首次2000噸綠電鋁訂單的成功簽訂,也為行業高附加值產品銷售開辟了新范式。
技術攻堅:創新賦能破解轉型難題
面對傳統電解鋁企業設備老化與環保壓力,大唐呼鋁電的答案是“技術創新+精細運維”。該公司強化電解系統、陽極系統過程管理,持續開展電解工藝優化及指標提升專題攻關,開展槽型優化及新型節能槽槽控技術應用,噸鋁非電力成本、鋁液綜合電耗等關鍵參數持續優化。
該公司副總經理李旭介紹:“自動清破系統投用、鋁鋼直焊節能技術改造、冶金天車制動器升級等新技術使生產效率提升30%,電解槽節能改造持續釋放降耗空間。”
扎實的技術創新能力和豐碩的研發成果,也助推企業成功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。

(岳紅攝)
戰略前瞻:布局綠色低碳新賽道
在規劃發展的藍圖上,該公司以“政策錨定+項目精耕”雙軌戰略開辟綠色新賽道。深度對接《電解鋁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》及“十五五”清潔能源部署,將政策紅利轉化為近億元成本優化。
依托國家“綠電直連”政策,創新探索構建存量電源與增量配電網協同體系:與園區新增用能企業共建源網荷儲一體化微電網;加速自備機組清潔化替代,三年內推動綠電鋁占比突破30%。同步推進能源結構升級、產業融合創新和電解鋁迭代升級行動,奮力打造現代化鋁電綜合示范企業。

(張偉攝)
從光伏板上的綠色光芒到電解槽旁的技術攻堅,從燃料采購的分毫必爭到市場銷售的靈活應變,大唐呼鋁電以實踐證明:傳統制造業的轉型之路,在于將綠色理念融入生產肌理,將創新基因注入管理血脈。大唐呼鋁電正以“成本管控+綠電轉型”雙輪驅動,在電解鋁行業“存量提質、增量做優”的新征程上,書寫著扎實的綠色答卷。
來源:https://www.peopleapp.com/column/30049921846-5000064243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