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中旬,熱浪席卷大地,電網負荷節節攀升。張家口發電公司電氣車間高壓班的14名成員剛完成檢修收尾工作,又馬不停蹄投入新一輪的發電機預防性試驗工作。
“今天任務是軸電壓試驗,地點在發電機勵端和汽端,先明確風險點。”電氣車間高壓班班長馬強在早班會上布控今天的“主戰場”,“重點注意三點,一是注意腳下的溝蓋板;二是試驗線必須纏好,尤其是轉彎處攥緊了,絕對不能將線甩到轉軸上;三是保持安全距離,防止轉動設備傷人。”
部署完畢,一行人迅速帶上工具儀器,穿過轟鳴的廠房通道趕往6號發電機。當他們打開6號發電機人孔門時,熱浪撲面而來,發電機本體更是像個巨型暖爐,儀表盤顯示,發電機溫度已達39攝氏度。
王春麗半身探進設備腔體,蹲在勵磁端,左手緊握試驗線,右手拿著帶絕緣手柄的專用測量電刷,在旋轉的軸頸上尋找最佳接觸點。他屏息凝神,精準的電刷在旋轉的軸上輕輕一碰,藍色的小火花瞬間竄起,新來的小岳忍不住縮了縮手。“別怕,這是正常現象。”王春麗咧嘴一笑,“就像穿化纖衣服起靜電一樣,咱們測的就是這‘靜電’的電壓。”
“好,現在開始讀數。”他朝搭檔喊道,聲音被發電機的轟鳴切割得支離破碎。正在監控數據的班長馬強緊盯數字萬用表,安全帽內襯早已濕透,發絲已經黏在額頭上。
“勵端軸對地——0.3伏!”
“汽端軸對地——0.1伏!”
“兩端間電壓——0.5伏!”
數據在熱浪中飛快報出。此刻他們如同在火爐旁繡花,汗珠順著安全帽帶淌下,隨手一抹就在工作服肩頭留下深色印記。
“合格!收工!”馬強的聲音幾乎被轟鳴淹沒,但豎起的拇指讓所有人疲憊的臉上露出了笑意。
走出悶罐般的發電機腔體,廠房外熾烈的陽光竟顯得格外明媚。王春麗摘下安全帽,深深吸了口氣,用袖口狠狠抹了把臉,濕漉漉的頭發黏在通紅的額頭上。深藍色的工服后背,汗水早已洇開大片深色的地圖。
迎峰度夏的“戰役”已經打響,這群守護光明的“電氣戰士”在酷暑的“烤”驗中,為電力安全筑起一道堅實的屏障。